《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7年修订)批后公布
日期:2018-01-04 10:57 文章来源:www.det365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7年修订)于2017年12月5日获国务院批准实施,现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第一章 总则

一、编制目的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作为指导城市发展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较好地引导和促进了贵阳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国家出台若干支持贵州发展的重大政策和战略措施,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贵阳市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为加快适应新常态下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积极应对新型城镇化下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升的要求,进一步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规,对《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进行修订。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中央、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三、规划年限

本次修订期限至2020年。

四、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

市域:即贵阳市行政区划范围,含南明区、云岩区、白云区、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东起小碧乡、永乐乡、东风镇,西至朱昌镇、金华镇、久安乡、石板镇,南起党武乡、孟关乡,北至麦架镇、沙文镇、都拉乡;总面积124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东起南明区永乐乡,西至清镇市红枫湖镇,南起花溪区青岩镇,北至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含南明区、云岩区、白云区、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及清镇市青龙办事处、红枫湖镇、百花湖乡和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总面积3121平方公里。

第二章 城市发展战略

五、城市发展目标

至2020年,打造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建成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在全省率先实现历史性跨越。

六、城市性质

贵州省省会、中国西部创新型中心城市之一、西南综合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七、城市职能

1.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旅游服务中心。

2.西部地区内陆与沿海沿边开放的重要交通枢纽。

3.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和综合试验区、西部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枢纽、全省科教文化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4.全国重要的以铝、磷、煤为主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西南地区高新技术及先进业基地。

5.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八、城市规模

(一)人口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400万人。

(二)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38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95平方米。

(三)城镇开发边界:合理控制城镇开发强度,各城镇应积极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其中,贵阳市中心城区内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范围约620平方公里。

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九、城镇化和城乡统筹

(一)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到2020年,全市总人口达6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49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6%。

(二)市域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中心放射型”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沿厦蓉、贵黄、贵遵、贵毕、贵开、贵惠、贵修公路及市域快速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形成城镇主要发展走廊。

十、市域综合交通

立足实现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目标,与西南地区交通枢纽、西部中心城市定位相适应,构建以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为龙头,以水运为重要补充,实现区域交通运输便捷、枢纽设施布局合理、交通科技现代化、多种运输方式相协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区域客货运枢纽

1.铁路枢纽。贵阳铁路枢纽构建由贵阳北站、贵安站、贵阳站、双龙站、贵阳东站五个客运站形成的客运系统布局;维持贵阳南编组站双向三级六场站型及规模,建设改貌、湖潮、扎佐、都拉营等物流基地,形成“1+1+14”三级物流节点网络,优化完善贵阳铁路枢纽布局,提高市域铁路客、货运输能力。

2.公路枢纽。贵阳市公路枢纽场站由“九个客运枢纽、七个货运枢纽”组成。

(二)公路

以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为指导,贵阳城市经济圈交通建设为目标,高等级公路、国道干线为骨架,省(县、乡)道为,在市域构建“两环、一横、十二射线”的安全、便捷、高效的市域高速公路网体系。

(三)铁路

1.依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建设贵阳至成都高铁、贵阳至南宁高铁和贵阳至重庆快速铁路,规划研究黔桂铁路增建二线,规划预留贵阳至重庆高速铁路。

2.市域快速铁路网由“一环一射两联线”构成。

3.新建贵阳至兴义(贵兴线)城际铁路。

(四)市域轨道

贵阳市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9条主线构成:轨道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G1线、S1线、S2线、S3线、S4线。线网总长466.9公里。市域轨道交通主要覆盖贵阳市中心城区、贵安新区,预留连接龙里、修文的接驳条件。

(五)民用航空

加快龙洞堡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配套完善相关服务设施,开辟中远程国际航线,拓展航空客源,打造西南一流航空窗口,推动城市对外开放,依托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建设,创新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新模式,构建贵州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平台;建设龙洞堡国际机场集疏通道,提高机场的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

(六)港口和内河航运

大力整治乌江航道,建设开阳港、息烽港,提高乌江进入长江的通航能力;加快码头、集疏运公路等航运配套设施建设。

(七)重要交通廊道

加强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路网的互联互通,积极推动贵安大道、黔中大道、同城大道、产业大道、云环路、青山路、云烽快速路、云开快速路、修开快速路、修乌快速路、息开快速路等重要交通廊道的建设。

十一、市域历史文化保护

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为重点,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城市古代及优秀近代建筑、历史地段、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修缮、恢复,继承和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脉络,提升城市地域文化品质,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一)整体山水格局保护

保护市域重要的山脉、江河体系,作为全域山水格局骨架,预留西望山—云顶山山脉、南明河流域、猫跳河流域和南江河流域等四条重要的区域山水生态廊道。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的保护:重点保护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青岩古镇,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马头村,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山村,中国传统村落批林村,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卫城镇,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凯伦村、王岗村。

历史地段的保护:重点保护阳明祠、甲秀楼、文昌阁等历史地段,将符合条件的历史地段积极申报为历史文化街区,强化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划定其保护范围。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重点保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4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加强对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专项调查。

十二、贵安新区发展指引

(一)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

贵安新区规划总面积约1795平方公里,其中位于贵阳市域范围内的面积约478.87平方公里。

贵安新区直管区规划总面积约470平方公里,其中位于贵阳市域范围内的面积约178.80平方公里,位于贵阳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面积约63.89平方公里。

(二)定位与职能

1.贵安新区定位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2.贵安新区主要职能为:高端服务与创新发展实验基地;国家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国家重点科教基地;国际休闲度假和避暑养生基地;国家重要的民族文化发展特色基地;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和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其中,贵安新区直管区是贵安新区的核心起步区,核心功能和产业的集聚地,也是新区城镇建设和人口集聚的主要地区,包括贵安生态新城、马场科技新城、花溪大学城等重要功能组团。

(三)规模

1.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贵安新区直管区(贵阳部分)城市建设用地规模84.23平方公里。

2.人口规模:至2020年,贵安新区直管区(贵阳部分)的城镇人口规模约95万。其中,贵安生态新城(直管区部分)50万人,位于贵阳中心城区的花溪大学城约45万人。

(四)综合交通

加强贵安新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贵阳市与贵安新区交通互联互通,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加强贵阳市与贵安新区的轨道交通,推进环城快铁建设,增设沪昆高铁贵安站,加快推进湖林支线迁改。协调实施贵阳市与贵安新区的干路网对接工程。

第四章 中心城区规划

十三、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一)发展方向和空间结构

贵阳市中心城区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的空间发展策略。规划形成“双核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引导城市布局从单极向多极转变,坚持以生态绿地为隔离、组团式发展的城市特色。

双核:包括老城服务核心和观山湖服务核心。

多组团:包括白云、乌当、花溪、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多个城市功能组团。

将百花山脉、黔灵山脉及南岳山脉作为城市建设用地隔离绿化带及生态缓冲区,体现“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布局特色,充分发挥山体绿化对过滤空气、防护污染、调节城市温度、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二)功能布局

1.双核

老城服务核心:积极打造楼宇经济产业链,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高端商业商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升级转型;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和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推进城市公园、城市综合体及公共建筑的建设,降低老城建筑密度,优化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充分利用老城历史文化遗存塑造城市文化品牌。

观山湖服务核心:依托火车北站服务业聚集区、贵州金融城、西南国际商贸服务业聚集区、现代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与现代业;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服务功能,以百花湖周边及城市公园体系建设提升新区环境品质,强化新区集聚力和吸引力;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依托贵阳火车北站,利用好国际会展中心等平台,带动城市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建成“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多组团

白云组团:打造大数据走廊,健全大数据全产业链,突出做好大数据应用创新、成果转化、产业配套等;以中关村白云园为基础,推进园区升级换代,退二进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成“大数据社会治理先行试验区”。

花溪组团: 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建设高层次文化人才聚集高地,打造高水准文化企业,开发高品质文化产品;依托区域内生态资源优势,推进旅游、文化融合创新,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特色化的全域旅游体系;加强城市公园建设,优化城市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城乡面貌。建成“全域文化旅游创新区”。

乌当组团:重点发展医药医疗、养生养老、康体运动、健康管理等新型医药产业,构建医养健管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体系;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统筹城乡,打造以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为依托的特色旅游地;主动承接老城功能疏解,重点突破教育、医疗等民生难题。建成“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引领示范区”。

高新区组团:把握高新区在“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中的使命,以“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以大数据产业为导向,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大数据研究机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的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功能,促进要素集聚。建成“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

经开区组团:依托现有军工产业基础,做精装备、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企业集群发展,推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以小孟工业园为核心,在大数据产业方面寻求突破。建成“以大数据骨干企业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发展先行区”。

综保区组团:依托综保区的平台优势,构建以离岸数据、跨境电商、跨境金融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保持生态底色,加强山地特色,完善区内功能配套,促进产业集聚。建成“全省国际化引领区”。

临空经济示范区组团:依托贵阳龙洞堡国际航空枢纽,以大数据创新为导向,以综合服务业为指向,重点发展航空服务、航空物流、金融大数据等产业;充分利用多彩贵州城的资源,促进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加快保税物流分园、陆空口岸建设,同步推进道路交通及市政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成“贵阳临空经济示范区”。

十四、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形成“两个市级中心、七个组团级中心”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结构。两个市级中心包括:老城区和观山湖区,布局行政、商业、文化、体育、医疗、教育等主要的省、市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强化省会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七个组团级中心,即白云、乌当、花溪、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功能组团中心,主要布局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服务周边区域。

十五、绿地系统

在中心城区构建以城市公园为主体,山体、河流、湿地为基础,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为重点,生态景观廊道相贯通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形成“一河、百山、千园”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十六、城市四线

1.城市绿线:划定市级公园、区级公园、专类公园、主要防护绿地的城市绿线范围,总面积5376.71公顷。社区级公园及组团内其他小型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的绿线范围由专项规划和下层次城乡规划依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具体划定。公共绿地服务半径控制在500米以内。

2.城市蓝线:划定主干河流水系城市蓝线范围,排水干线的蓝线由专项规划和下层次城乡规划具体划定。范围包括河道管理范围及周边的绿化带,还应包括滞洪区及其周边的保护湿地。蓝线管控面积约3560公顷。

3.城市紫线:范围包括文昌阁、甲秀楼、阳明祠、贵阳“茶马古道”段等历史文化遗产。总保护面积为473.72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为171.5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302.2公顷。城市紫线严格按照《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管控。

4.城市黄线:划定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天然气门站、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等,总面积384.4公顷。

十七、城市交通

建设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门户。建立以环城高速公路和环城快速铁路为依托,铁路、机场、公路客货运枢纽为支点,城市道路网络为基础,轨道交通、快速道路为骨干的安全可靠、高效快捷的中心城区交通运输体系和对外交通枢纽。

城市轨道交通: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由5条线6个项目构成,覆盖主要客运交通走廊。

快速公交(BRT):与轨道交通共同承担贵阳市公交骨架功能。规划6条BRT线路,清镇、乌当、花溪、白云、孟关、机场与城市中心之间的快速服务。

快速路系统: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两环八横四纵”快速路网系统。

骨架性主干路系统:通过对中心城区道路网的优化调整,建设完善“三条环路十六条射线”的骨架性主干路系统;加强各组团主次干路建设,形成快速路、主次干路合理布局、便捷的城市干道网络体系,带动沿线土地整理与开发;推进老城区道路网建设与改造,重点改造主、次干路,按照“窄马路、密路网”理念,加大次干路、支路、背街小巷的建设力度,推动优化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级配,打通“断头路”,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通达性。

铁路枢纽:贵阳铁路枢纽在中心城区构建“二主二辅”的客运枢纽体系。“二主”为贵阳北站、双龙站;“二辅”为贵阳东站、贵阳站。扩建贵阳南站编组站、改貌货场,建设完善都拉营货场、蒿芝塘货场、石板哨货场。

公交换乘枢纽:结合贵阳北站、贵阳站、龙洞堡国际机场等对外交通枢纽设置城市大型公交换乘枢纽。

十八、城市特色和整体城市设计

(一)整体城市风貌特色

突出“一河三脉”的大山水格局,构建 “山水林城相融合”的山水城市景观风貌。

(二)重要地段分区指引

将阳明祠周边、省府路―文昌阁等文物资源富集、传统街巷空间格局肌理保存较好区域划定为传统城市风貌区,中心城区其他部分划分为现代城市风貌区,重点区域设置历史人文风貌协调节点和生态旅游风貌协调节点。

(三)门户空间

中心城区城市门户主要包括龙洞堡国际机场、贵阳火车站、贵阳火车北站、汽车客运西站等城市一级门户,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入口地带等城市二级门户以及区内门户。城市门户运用生态手法、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具备较强标识性,以广场、立交、公园、雕塑等形式表达。

(四)开敞空间

中心城区重点控制自然开敞空间、滨水开敞空间、街道开敞空间及城市广场开敞空间四种类型。打造南明河、筑城广场、甲秀楼、翠微阁、文昌阁、阳明祠、贯城河公共开敞空间序列。营造做到疏密有序的城市空间,体现城市自然特色,增加城市活力。各片区结合商业、文化、社区中心,规划建设公共活动空间系统,与居住区之间形成有机。

(五)天际线

中心城区重点控制滨水类天际线、沿山类天际线、重要道路两侧天际线、历史建筑周边天际线、大型广场公园周边天际线等五大类。高层建筑宜点式布局,不宜采用板式,避免对山水园林景观造成“墙壁效应”。滨水、临山及历史建筑周边宜采用退台式高度控制,避免高层建筑对重要景观的压迫性围合。同时控制高层建筑开口率,保证景观视廊通畅。

十九、旧城更新

(一)旧城范围

主要指老城区,北至顺海公园、鹿冲关森林公园,西至黔灵山脉,东至南岳山、东山、相宝山,南至湘黔铁路,重点更新改造范围是由北京路、宝山路、解放路、浣纱路、枣山路围合的人口、建筑、功能高度集中区域。

(二)总体目标

围绕“降低人口密度、降低建筑密度、增加公共绿地、增加公共空间”的要求,建立旧城更新和新区建设联动平衡机制,引导功能向新城区疏导,人口向新城区聚集,严格控制老城开发强度,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景观风貌特色。

二十、地下空间

按照土地高效集约、平战结合的原则,加强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扩充城市基础设施容量,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局面,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建立由地下交通设施、地下人防设施、地下市政设施以及地下公共服务设施等组成的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

在中心城区范围,形成以轨道交通线为网络化骨架,以轨道交通重要节点为基础,城市重点功能区为重点的多层次地下空间立体开发利用布局形态;重点推进贵阳火车北站、中华路等城市中心地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2017年12月29日


附件: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7年修订)批后公布

01.城市区位图

26.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

18-1.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图

18-2.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

19.中心城区居住用地规划图

15.中心城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16.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

10-2.中心城区城市开发边界规划图

06-2.市域空间管制规划图(规划区三区划定)

07.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图

08.城市规划区范围图

0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04-1.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04-2.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

06-1.市域空间管制规划图(管制要素)

10.中心城区规划用地图